《幽冥仙途》转载请注明来源:腐趣阁fuquge.com
嵩京皇城,乃是大周朝数百年皇权之象征,从太祖建城之日起,历经数十代,无不尽力修缮,且多有增建。皇城面积,较之四百年前,已逾数倍。
其中宫殿楼宇、山水园林无不具备,其美轮美奂处,实已是大周园林土木之术的结晶,也是其最典型的代表。
皇城深如海,百姓莫进来。作为帝国皇权的象征,此地决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所能涉足的。那些平民布衣,也只能望着那高高的朱红的院墙,凭空想象那人间胜地。
对平民的想法,李珣是感觉不到的。在幼时,他也是几个藩王子息中,较受宠的一个,几乎每日都出入宫禁,身上的名目,多是些太子伴读之类,这地方,也不知来了多少次。
而今日再次踏进来,他却不是以王府世子、皇家血脉的身份进入,而是以一个道童的身份,托“师尊的面子,才得以深入其中。
十年风水轮流转——这奇妙的感觉,始终缭绕在他心头。
“勤政殿、养心殿、秀心园、未明湖……
一个个熟悉至极的形象,在他眼前流过,十年不见,这里却未大变啊……或许唯一变化的,就是路边太监宫娥的眼神罢!
尊崇、敬畏甚至是恐惧的眼神,包裹在他周围。当然,他也明白,这目光的流向,大部分还是在他身前两步处,那一位闲适而行的女国师身上。
这位女冠今日又换了一身打扮,头上通心白犀簪,自两端垂下一对天蚕丝带,随风飘动,身上披着一件玉色道袍,将其修长有致的身材衬托得更为出色,道袍之外,更是一层轻纱般的透明罩衣,便如同天上淡淡的云气,微风拂动,直有飞升而去的感觉。
这其中,少有国师的雍容高华,却自有一番不为外物所动的孤高洒脱。看着她行云流水般前行,李珣跟在后面,竟生出一丝高山仰止的念头来。
而他这种心思,也绝不过分!
三大散人之一的阴散人,便是放在通玄界,也是与三十三宗门宗主平起平坐,甚至更高一品的绝代高人。
李珣发觉,他和三散人似乎极有缘分,他受血散人的胁迫,与玉散人面目相似,又被阴散人收了做随待的道童——恐怕这也是通玄界千年以来的头一份儿了!
而同时,李珣心中还存着一个疑问:
京城中,可不仅仅是一个阴散人啊!在这小小的京城之中,以她行事的高调,那位仍隐在暗处的血散人,难道就不知道?
如果知道了,那会是什么后果?
王见王?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转了一下,又消隐下去,此时,两人已绕过未明湖,来到此行的目的地——信雅亭。
“国师,你可来了!”距亭子还有数十步远,亭子里便站起了一个胖子,他身量颇高,站在那里,便如一堵墙似的,只是说话声音,却中气不足,显然身体决不是外表显现得那么壮实。
看他一身明黄色龙纹服饰,李珣知道,这便是隆庆帝了。
“他更胖了,也更显老了!”
李珣暗自叹息了一声,九年前他离开的时候,隆庆帝已经是个胖子了,但因正值壮年,身体还算结实,满面油光,声音宏亮。而如今,他脸上光泽黯淡,嗓音嘶哑,皱纹更是毫无顾忌地爬了满脸,四十余岁的年纪,如此情态,决非善事。
便在隆庆说话时,两人已来到近前,阴散人何等高傲,面对这俗物,只略一点头,便算行礼了,隆庆也不见怪,反倒是执礼甚恭。
李珣眼光毒辣,察颜观色乃是其所长,见阴散人如此,他自然明白自己该怎样作法。
在隆庆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他不言不语,打了一个稽手,脸上漠无表情。
越是这样,隆庆越不敢轻视于他,便转向阴散人问道:“国师,这位是……”
阴散人微微一笑,回应道:“这是我的师侄,姓李,陛下唤他李道人便是!”
这话其实颇为不敬,但隆庆并不生气,反而向李珣笑道:“这位道兄与朕却是同宗,朕以师事国师,与道兄便是同辈,却不知道兄贵庚?”
李珣微带怜悯地扫了他一眼,这还是大周天子,九五之尊吗?对一个来历不明的道人,也自降身份,以兄事之,这般形象,又怎能筹谋疆土,统御万民?
心中这般想法,脸上却依然不动声色,淡淡地应了一声:“七十!”
这话说得是好生精彩,隆庆帝闻言便是一惊,脸上略有疑色,但旋即被喜色所取代:“道兄驻颜有术,外表却是一点看不出来!”
李珣抽动一下嘴角,算是笑了一下,其实,他也确实忍不住想笑,虽然修道之士驻颜长生,不过等闲事耳,可隆庆身为一国之君,难道就没有半点儿分辨事非的能力?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竟能如此戏耍于他……
大周朝完了!
隆庆自然不知道李珣心中是如何想法,他对李珣表示得极为亲热,亲自上前,挽住手臂,请他入座。李珣极快地向阴散人那边一撇,见她笑吟吟地无甚表示,便安心受
了,只不过,在入座之前,还是向那边行礼示意。
阴散人这才走过来,向隆庆道:“我这师侄,修为虽还不到家,但对养生之道,却已颇有造诣。只是他为人孤僻,不善交际,还请陛下见谅……
听到“养生之道这几个字,隆庆的脸上已放出光来,望向李珣的目光,又有不同。
李珣见到他这种反应,心中也是一动,再看隆庆时便留了几分心思,一眼之下,心中便明白了这皇帝的想法。
“原来,是有求于人啊!
看着隆庆已虚不受补的身子,李珣已开始估计,这人仅有的一点儿寿命了。
隆庆还不知道,眼前的少年,已在心中对他敲响了丧钟,他目光热切地看过来,极其恳切地道:“朕近年来极重养生,对丹道也有所涉猎,可惜虽有名师,却因资质鲁钝,未能窥至堂奥,道兄此来,若无他事,当多多指点,朕必有重谢!
“就这五内皆空的身子,还想修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