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狮降世:玄黄初判镇山阿
混沌初开时,盘古左眼化作日月,右眼凝为星辰,睫毛坠落人间,竟在信州地界凝成一座奇峰:狮头昂立东南,狮爪踏云西望,狮尾蜷曲如钟鼓,浑身布满天然的鳞甲纹路,连鬃毛都根根分明,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民们敬畏地称其为“石狮峰”,却不知这原是天庭镇守北天门的“玄黄狮”的一缕精魄所化。
东汉建武年间,灵山深处的豺狼成灾,常趁夜袭击村落,叼走牲畜与孩童。北天门值守的玄黄狮俯瞰人间,见百姓在月下焚香,哭声直透九霄,心下大恸:“镇邪本是吾责,岂可视而不见?”遂瞒过守将,衔着玉帝亲赐的“震山铃”,化作金光坠入灵山。落地时狮爪踏在峰巅,竟将坚硬的花岗岩踩出五道爪印,震山铃叮当落地,在狮口处凝成清泉,四季不涸。
“好个天生的镇山之地!”玄黄狮甩动鬃毛,金光所及之处,豺狼虎豹皆伏地战栗。它跃上狮头岩,昂首发出第一声怒吼,声如滚雷,惊得山林鸟兽纷纷远遁,连深潭中的巨蟒都浮出水面,朝着石狮峰方向俯首。山民们从门缝里望见金光闪耀的神狮,纷纷跪地叩拜,从此称它为“灵山神狮”。
二、守土安澜:铁爪银须护万家
玄黄狮在狮尾岩下寻得天然洞穴,以神力开辟“镇邪洞”,洞口以震山铃为门,铃上刻满北斗镇魔符文。它白天卧在峰顶守望,鬃毛随风云变幻呈现金、红、青三色——金色示晴,红色预警,青色降雨。每当看见野兽靠近村落,便甩动狮尾,尾端的“雷火珠”便会射出光芒,如利箭般驱赶凶兽。
春播时节,见青壮们耕地艰难,玄黄狮竟主动伏身,让山民们以其背为犁,狮爪踏过之处,硬土自动翻松,播下的种子还未发芽,便有露珠从鬃毛滴落,润及根须。夏日暴雨,它蹲在村口,张开狮口吸走山洪,再化作细雨洒向梯田;秋收割稻,它用尾巴扫平田间杂草,连稻草都自动捆成整齐的草垛;冬雪封山,它趴在隘口,体温融化积雪,为百姓踏出安全的山路。
最得孩子们欢心的,是玄黄狮用爪子在沙滩上画的“镇魔拳谱”。它教孩童们“狮子甩头”“扑击三式”,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吓退野兽。当孩子们骑在它背上撒娇时,它便闭上眼睛,任由小手掌揪扯鬃毛,喉间发出低低的呼噜声,像极了人间的大猫。
三、岁月如金:铃音深处稻粱肥
如此守护十年,灵山一带再无兽患,连最凶猛的吊睛白额虎,都远远绕开石狮峰。山民们在峰脚修建“镇狮祠”,每逢初一十五,便以新收的稻米、自酿的米酒祭祀,香火缭绕中,玄黄狮常化作金光融入祠堂的石狮雕像,默默接受百姓的感恩。
某日,村落里的李老汉抱着高烧的孙子来求,玄黄狮见状,竟吐出震山铃上的“镇邪珠”,让老汉煮水喂服。珠子在沸水中旋转,竟浮现出药草图谱,指引人们去峰后采摘“狮耳草”——此草生在狮形岩缝中,叶片如狮耳,能治百病。病愈的孩童们从此称它为“狮子爷爷”,每逢路过峰脚,便会摘朵山花插在石狮雕像的鬃毛间。
随着声名远播,常有外乡猎户慕名前来,求神狮护佑。玄黄狮总是摇头:“吾只护灵山一方,然众生皆需自护。”遂教猎户们辨识野兽足迹,制作陷阱,又将震山铃的符文刻在他们的猎刀上,从此外乡猎户进山,竟也能平安归来。
四、天诏惊雷:金阙严威破雾来
东汉永和年间,玄黄狮正在峰顶观星,忽见北斗七星连结成“囚”状,心知天庭已察觉它的行踪。三日后,巨灵神率“三十六雷将”踏云而来,手中托着玉帝金旨,声如霹雳:“下界玄黄狮,私离神位,乱施神通,着即卸去神职,永镇幽冥狱!”
山民们闻讯赶来,将石狮峰围得水泄不通。李老汉的孙子如今已过而立,抱着自己的孙子跪在最前列:“神狮护了我们二十年,若要拿它,就先让我们死在这狮爪下!”百姓们抬着新收的“狮牙稻”(米粒饱满如狮齿,得神狮鬃毛露水灌溉所生),堆在天兵面前,哭声震天。
玄黄狮轻舔李老汉的额头,将震山铃摘下,放在他手中:“莫怕,吾本是天地间一灵物,守护本是天性。”转身对巨灵神拱手:“容我与百姓作别,自会随你们回天。”却在低头时,以兽语告知最聪慧的猎人阿虎:“子时三刻,取吾藏在狮爪下的‘玄黄精魄’,嵌入峰巅岩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腐趣阁【fu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大话灵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