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夜之息
东汉建安五年的冬至,灵山被浓稠如墨的雾霭笼罩,三十六峰在黑雾中化作模糊的剪影,唯有燃烛峰的位置泛着极淡的金芒——那是百年前最后一丝天光的残迹。山脚下的烛阴村飘着冷寂的炊烟,青石板路上结着黑色的霜,老村长王伯正用枯枝挑亮松油灯,豆大的火光在风中摇曳,映出他眼中的疲惫:“已经三年零四个月了,连北斗星都看不见……”
七岁的小烛蹲在石磨旁,望着手中的萤火虫标本。这是父亲临终前在黑雾中捕到的,如今标本上的荧光早已熄灭,只剩透明的翅骸。“爷爷,燃烛峰真的会发光吗?”她的指尖划过石磨上模糊的烛形刻纹,那是曾祖父那辈人留下的。
王伯叹了口气,粗糙的手掌覆在孙女冰凉的手背上:“祖上传说,当山峰亮起时,黑暗就会退散……”话音未落,村外突然传来狼嚎,比寻常狼嗥更嘶哑,带着金属般的颤音——那是被黑暗侵蚀的“影狼”,皮毛呈漆黑色,眼睛泛着幽蓝磷光。
二、暗龙降世
三年前的秋分,黑雾初临。最先察觉异常的是猎户李大胆,他在灵山深处看见不可思议的景象:千年古松的针叶上凝结着黑色露珠,落地即燃,发出腥臭的火焰;清澈的山泉变成墨汁般的液体,饮者会双目失明。更可怕的是,每当新月升起,山巅就会浮现出巨大的龙形阴影,龙爪所及之处,光明寸寸湮灭。
“是烛九阴!”老族长在祭台上摔碎祖传的青铜镜,镜中映出的龙影有蛇身牛首,遍体覆盖着吸收光线的鳞甲,“传说中镇守北方幽都的暗龙,竟冲破了封印!”
暗龙降世后,灵山陷入永夜。春日,作物无法光合作用而枯死;夏日,黑雾中滋生出噬光的苔藓,爬满房屋梁柱;秋日,硕果未熟便腐烂,果肉里嵌着黑色晶核;冬日,气温骤降至冰点以下,连火焰都会被冻成蓝色。烛阴村的百姓只能靠松脂灯和萤火草勉强维持生计,年轻人陆续外逃,只剩下老弱病残困守故土。
三、烛照临凡
天庭的光明殿内,烛照仙尊正凝视着下界的水镜。镜中,灵山像一块被墨汁浸透的绢帛,百姓们的祈愿化作点点微光,在黑雾中挣扎闪烁。他胸前的烛龙玉坠突然发热,玉坠上的烛龙纹张开龙口,喷出细小的火苗——这是暗龙现世的警示。
“禀仙尊,下界烛九阴破封,吞噬光明。”值日功曹的声音带着颤抖,在光明殿内回荡。
烛照的指尖抚过腰间的烛龙杖,杖头的明珠发出刺目光芒:“吾本是盘古左眼所化,岂容幽都暗龙肆虐?”他转身望向殿外的光明云海,衣袂上绣着的千盏灯纹逐一亮起,“备燃光舟,本座亲自下界。”
燃光舟划破云海,所过之处留下金色轨迹,如银河垂落人间。当舟行至燃烛峰上空时,烛照低头望去,只见山脚下的村落如同被黑暗吞噬的孤岛,唯一的光源是祭台上即将熄灭的长明灯。他心中一痛,杖头明珠飞出,化作千万点流萤,落入村落各处,熄灭的灯火重新亮起,百姓们惊惶的脸上映出温暖的光芒。
王伯看着自家的松油灯突然变得明亮,灯芯窜起三寸高的火焰,却不烫手。抬头望去,只见一位仙人立于空中,头戴玉冠,身披缀满星纹的白袍,手中烛龙杖顶端的明珠流转着七彩光晕,足下踩着由光焰凝成的莲台。
“仙人!”王伯带着小烛跪下,全村百姓纷纷叩首,“求您驱散黑暗,救救我们!”
烛照伸手虚扶,温和的声音如春日暖阳:“吾乃烛照仙尊,特来降伏暗龙。”他望向黑雾笼罩的山峰,眼中闪过冷冽的金光,“暗龙此刻何在?”
“在……在灵山深处的幽潭,”李大胆拖着伤腿上前,肩头的齿痕还在渗血,“它每天子时都会出来吸收月光,我们的火把在它面前就像烛泪般融化……”
烛照点头,从怀中取出三枚“光明种子”,递给王伯:“将此种子埋入燃烛峰的三个山尖,黎明前勿让黑雾侵蚀。”他转身望向燃烛峰,杖头明珠投射出光束,在山体上勾勒出蜡烛的轮廓,“待我引动天地光明之力,你们只需守护好种子,便是对本座最大的帮助。”
四、光暗之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腐趣阁【fu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大话灵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