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趣阁【fu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大话灵山》最新章节。
一、云游僧至:青嶂深处的履痕
饶州以西,灵山群峰如莲瓣舒展,石佛峰独居中央,其状若巨佛趺坐,天然岩纹形成袈裟褶皱,峰顶平缓处有块椭圆巨石,恰似佛首低垂,双目微阖,唇角含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宋淳化年间,霜降后的第五日,山民们看见一位僧人沿着羊肠小道拾级而上,竹杖挑着青布行囊,芒鞋沾满秋露,袈裟在山风中翻飞如振翅蝴蝶。
“师父可是从九华山来?”砍柴的王老汉拄着斧头询问。僧人合十施礼,声如清泉击石:“贫僧觉远,自西域求法归来,见此峰祥云缭绕,想必是佛祖留痕之处。”他说话时,山岚忽然散去,石佛峰的全貌显现在众人眼前——佛首岩的眼窝处竟有两道细流垂下,状若
wept
tears,却在阳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晕。王老汉惊叹:“这峰原本叫‘隐佛岩’,十年前雷劈山岩,才显出这佛像轮廓,师父来得巧啊!”
觉远在峰腰寻得一块平地,此处前临深谷,后倚佛岩,右侧有清泉自佛掌纹中流出,左侧竹林沙沙作响,恰似梵钟长鸣。他以枯枝划地为界,砍来毛竹搭建茅庐,山雀衔来草茎相助,松鼠将松果堆在门前,连溪中的白龟也爬上岸,以背甲为他驮运石块。七日后茅屋落成,门楣上悬着觉远亲手写的“定慧居”木匾,墨迹未干,便有山风带来零星花瓣,落在匾上如天然法印。
二、山洪之患:慈悲化作护民符
觉远初到的那年腊月,灵山突降暴雨。山民们在山下的桃花坞目睹奇景:石佛峰的佛首岩忽然“睁开”双眼,两道金光刺破雨幕,照见山体裂缝中渗出浑浊泥水。觉远冒雨奔下山,见溪流已涨成黄汤,两岸竹屋摇摇欲坠,立即脱下袈裟抛向空中,袈裟化作金色屏障,将即将崩塌的泥石流挡在峰腰之外。
“大家快搬石头加固河堤!”他赤脚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双手结印,竟让上游的洪水暂时分流。待百姓们从惊慌中醒过神,才发现觉远的袈裟已被山石划破,脊背有道深可见骨的伤痕,却仍在指挥众人砍伐枯木,编织竹笼装填卵石。七昼夜后洪水退去,桃花坞的百姓在废墟中发现,觉远用朱砂在每块护堤石上画了莲花符,石下的泥土里,竟生出成片的菖蒲——此草能驱湿毒,正是洪水过后最需的药材。
从此,觉远成了灵山的“活菩萨”。他走遍七十二峰,在易发生山洪的沟壑旁种下“护山藤”,藤叶如手掌般大,根系能深入岩层三丈;又教百姓在山腰开垦梯田,每层田埂都砌成莲花状,既能固土,又暗合“九品往生”之意。每逢初一十五,他在石佛峰前开坛讲经,山雀停在他肩头,松鼠趴在他膝头,连最凶猛的山豹也远远卧地,听他念诵《妙法莲华经》。
三、众生护持:草木皆通菩萨心
春去秋来,觉远在石佛峰修行已满三载。某日,他在佛首岩下打坐时,忽闻山风中有悲啼之声。寻去时见山坳里躺着只断翼的苍鹰,爪子被猎人的陷阱夹伤,羽血染红了岩石。觉远解下僧袍为其包扎,口诵《药师经》,三日后苍鹰竟能展翅,临别时绕峰三匝,长鸣而去。从此,每当有山火预警,这只苍鹰便会在峰巅盘旋,发出清越啼叫。
更奇的是佛掌泉的变化。原本清冷的泉水,渐渐带有淡淡檀香,百姓饮后百病不侵。有位失明的老妇喝了三月,竟重见光明;瘫痪的孩童在泉中浸泡半月,便能下地行走。觉远说这是“佛心化水”,可百姓们知道,这是僧人每日以指血和着经咒滴入泉眼,三年间从未间断。
消息传到山外,信众纷至沓来。有人抬着檀香木要为觉远建寺,他却笑道:“山即是寺,石即是佛,何须画蛇添足?”他指引信徒在峰下种植菩提树,树根沿着石佛的“袈裟”生长,春时白花满树,恰似佛衣缀满莲花;秋时落叶铺地,如金色经卷展开。久而久之,石佛峰周围形成了一片菩提林,连鸟兽都懂得不啄食种子——它们知道,这是觉远为众生种下的“平安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灾变卡皇》《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仙官有令》【新铅笔小说】《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又逢君》《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
天才一秒记住【腐趣阁】地址:fu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