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守住了自己报纸的清白,其他人无所谓了,很快同意了这件事。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给咱们的新报纸起个名吧。”
张绍阳继续说。
给女人办的报纸,男人可不感兴趣,也不认为这份报纸会成功。
张绍阳见其他人不当回事儿,又看向长惠,长惠不负他所望,开口说,“你们男人不是时常说书中自有颜如吗?我看不如就叫颜报好了!”
张绍阳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又问其他人。
其他人兴致缺缺,赞同了这个名字。
这时候这些自大轻视女人的男人绝对想不到,《颜报》会后来居上,销售量远比《京城日报》高,而且还传播到各地,成了大清时尚流行的风向标。
无数少女少妇,争相学着《颜报》上妆容和服饰搭配,那恐怖的销量令《日报》的人跌碎了一地眼镜。
第50章那些清穿的日子(50)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报馆里正开始研究新的报纸,另一边禛贝府敏宁却是叫苦不迭。
她就不明白,万岁爷要让四爷做一个关于修书的章程,只是为何这活儿最后会落到了她手里?
甩了甩写的发酸的手,敏宁放下了铅笔,面前几张稿纸上面已经写满了狂草字迹。
要是真来一个识字的人,可能都看不出来她到底写了些什么,毕竟为了方便,她全用简体字书写的,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简体字,但简体字一个字有好几种写法,而简体字在这个时代被称为手写字体,和印刷字体也就是繁体字完全是两套字体。
也就是说一个人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必须得统一,不统一如何能够大规模推广。
叹了口气,心想幸好这个时候铅笔已经出现了,不然让她拿着软塌塌的毛笔写,可能半天也写不到一百个字来。
将稿纸按顺序整理好,敏宁又重新拿出几张白纸改成繁体字誊抄。
誊抄之后,一行一行,虽然是横排,但却是自右向左。
写了几行后,一不注意变成自左向右,敏宁拿起面包擦掉,在心里发狠,总有一天要而这些书籍变成她熟悉的排版方式。这见鬼自右向左,要不是怕一下子改变,惹得读书人将标点符号也全盘否定,她可能连报纸的竖排都变成横排。
算了算了,只能先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改过来,总有一天她要让简体字也能像正体字一样出现在报纸上,让竖版变成横版,让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变成从右到左。
幻想了一会儿这种画面,敏宁傻傻的笑了,随后又认命的誊抄起来。
字体规整起来,几张稿子上的字浓缩到一张纸上。
她放下笔满意的又读了一遍,这上面的建议都是她能够想到的,对于修书这件事,敏宁倒是挺乐观。
这世上的书多是多,但只要规范起来还是挺容易修的。
比如敏宁就给了意见,将这次修书一事下放到民间,让民间参与进来,现在修改好的书稿想要出版,就得经过专门的部门审核,完全可以皇子翰林院齐上阵,再找一些大儒把把关,组成一个庞大的审核团。
分成一审二审终审,这可比朝廷自己修来的方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