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施公》转载请注明来源:腐趣阁fuquge.com
残阳如血,将杨州府衙的青砖墙染成暗红色。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shucheng.施世纶站在县衙二堂的滴水檐下,手中捏着那份泛黄的案卷,眉头越皱越紧。卷宗里"曹必成盗钗"四个朱砂字刺得他眼底发疼。
"大人,这案子三年前就结了。"县丞捧着茶盏凑过来,茶汤在暮色里泛着浑浊的光,"曹家是本地望族,当年曹翰林亲见家仆盗钗,人证物证俱全......"
施公指尖在案卷上轻轻一叩,惊得檐下一只灰雀扑棱棱飞起。卷中夹着的那枚金钗拓样在风中颤动,钗头九转玲珑的牡丹纹路里,隐约可见极细微的刻痕。他忽然想起昨夜在驿站,那个蓬头垢面的老妇拦轿喊冤时,从怀里掏出的半块带血玉佩。
后衙传来铁链拖地的声响,两个衙役押着个蓬头男子转过月洞门。那人脖颈戴着二十斤重的枷锁,脚步虚浮却仍挺直脊梁,经过石阶时突然抬头——施公心头一震,那双眼窝深陷的眸子里,竟还燃着星火般的光。
三更梆子敲过两遍,禅房窗纸上树影婆娑。施公合衣躺在静海寺的竹榻上,鼻尖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檀香味。白日里吴成住持奉茶时,那袭金线袈裟袖口沾着的朱砂,此刻在黑暗中格外刺目。他悄悄起身,指尖抚过墙角青砖,忽觉某处砖缝透着丝丝凉风。
"吱呀——
禅床突然平移三尺,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施公攥紧袖中匕首,却见个小沙弥举着油灯钻出来,脸上还挂着未擦净的泪痕。灯光映亮洞壁,一截沾着泥土的僧衣角正在阴风中轻轻摆动。
"大人小心!"门外护卫赵虎的喊声与破窗声同时炸响。寒光闪过,吴成手中的戒刀已劈到面门。施公就势滚向佛龛,供桌上的观音像被刀气震得晃了三晃,竟从莲座里掉出个鎏金木匣。
公堂上惊堂木响如霹雳,吴成的镣铐撞得叮当乱响。"贫僧乃佛门弟子,岂会......"话音未落,赵虎已捧上个描金木盒。施公指尖轻挑,牡丹金钗在晨光中绽出万点金芒,钗尾暗格里"曹府丙申"的铭文清晰可见。
"这金钗机关,原是曹翰林高祖请巧匠所制。"施公将钗头浸入清水,水面渐渐浮出朵血色梅花,"唯有曹氏血脉,方能显此印记。"堂下曹翰林踉跄扑来,待看清那梅花形状,突然老泪纵横——这正是他幼时顽皮,用银针在祖传金钗上刻下的暗记。
慧明小和尚被带上堂时,吴成眼底终于闪过慌乱。当少年颤抖着说出"地窖里还有带血的僧衣"时,一直沉默的曹必成突然仰天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他布满刑痕的手指向吴成:"那夜你与春桃在假山后私会,可曾想到松枝刮破了你的袈裟?"
禅房密室飘着潮湿的霉味,赵虎举着火折子贴近洞壁,青砖上暗褐色的抓痕像极了女子指甲的痕迹。施公俯身捡起半截断香,香头朱砂印着"静海"二字——正是曹翰林寿宴当日宾客回礼所用。
"大人请看!"赵虎突然用刀鞘挑起件叠得整齐的袈裟。月光从气窗斜射而入,袈裟内襟处暗红血渍竟在月光下泛起诡异的蓝光。施公指尖轻捻布料,突然对着烛火展开袈裟,金线刺绣的《金刚经》经文间,赫然显现出数十个针孔大小的破洞。
"这是..."随行仵作倒吸冷气,"暴雨梨花针!三年前沧州镖局灭门案凶器!"
地牢水声滴答,被铁链锁住手腕的女子蜷缩在稻草堆里。当她抬头露出眉间胭脂痣时,旁听的曹必成突然暴起,镣铐在石壁上撞出火星:"翠云!你竟还活着!"
"三年前中秋夜,我亲眼见吴成用这金钗刺进大夫人胸口。"女子颤抖着举起残缺的左手,小指处疤痕形如月牙,"他逼我扮作春桃,说若敢泄露半个字..."话音戛然而止,窗外忽有寒光闪过。
施公甩出茶盏击落毒镖的刹那,赵虎已擒住欲咬舌自尽的狱卒。那狱卒后颈处,静海寺香疤尚带血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腐趣阁fu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