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色可堪折》转载请注明来源:腐趣阁fuquge.com
杨敏之如他所计划的,没有回京城,直接从保定转去沧州,沿运河南下。未能等到中秋。
张侯爷感叹他走得太急,一时心里还有些懊悔,早些允他和娇娇成婚好了。
窦夫人倒显得更洒脱些,收拾行装准备携杨老夫人进京。工部传信过来说,新的首辅府已经修缮妥当。
赵家和娄青君都盛情挽留她和杨老夫人过完中秋再走。
娄县令夫妇与赵通判夫妇议亲完毕后回了河间。这回娄县令没有卜卦给儿子算婚期。
自从上次占卜龟壳裂开,他对卜出来的凶兆一时疑信参半,一时又暗自忧虑。
置疑自己信奉了几十年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儿子这回的牢狱之灾恰巧验证了他当年算的那一卦。如当年卦象所呈现的那样,儿子成年时的这一劫,恰是姝儿化解。
那么他给杨敏之和姝儿卜出的这一卦,如果是真的,卦上的凶险又该如何破除?
他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把这回的凶卦一事默默压在心底。
娄夫人便发觉得自家老头手握易经唉声叹气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
张福郎的事了结,本来应该顺理成章被立为嗣子的张幼郎来保定,给张侯爷磕头,请辞世子之位。
自从张族长大病卧床,河间老家的张氏族人蠢蠢欲动,个个都想跟侯爷举荐自家的郎子,对张幼郎又羡又嫉。乡邻的骚扰和闲言碎语让张幼郎及其家人苦不堪言。
张幼郎跟侯爷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族兄张福郎遭受的祸端给他也敲了警钟,让他生恐自己在侯府的荣华富贵中迷失本心,滋长出不该有的贪念来。是成为侯府世子满足自己锦衣食的生活,还是靠读书出头为家族出力,他宁可选择后者。
张侯爷为之动容,答应了他的请辞。但总有些不甘心。他还是想给娇娇找个靠谱的兄弟。
老家的族人见侯爷犹豫不决,更加来了劲头,天天都有人从河间往保定跑,争着向他举荐自家的儿郎。
侯爷一家还住在赵承家。赵承已经随杨敏之南下去金陵。
张氏族人频频来访,赵家门口门庭若市,娄青君倒没说什么。侯爷深觉不妥,打算回河间亲自为立嗣子一事善后,还娄娘子一家清净。
何氏正好也琢磨要安排侍卫把老宅里的拔步床和嫁妆家具运到京城侯府去。于是一家三口又回了河间。
回河间后,张姝给父亲出了个主意:
“我们张氏还没有族学,莫不如由侯府出资在乡里建一个族学学塾,从孩童到小郎都叫他们去族学上进,不说要他们学到多少义理,品行方面请先生严格要求些总可以办到。如此以来,既能起到一定的教化,也省得他们无事做,人一闲就容易生出事端。”
她说着,呈给侯爷一沓厚厚的信笺,从如何兴办学塾、制定课业和考核规章,到请先生、采买笔墨书砚,事无巨细,无不翔实周到。
张侯爷本就不认得太多字,一看这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晕。不过既是女儿提议的,听着也不赖,当下就采纳了她的意见,拍着大腿说就这么办。
由闺女的建言,他也想到一个避免族人滋扰的好法子。等族学办下来,告诉族人他要从族学中慢慢挑选,找一个品行和学问都出色的充嗣子,由不得他们不把孩童和郎子们都往学堂里赶。
至于如何才算品行和学问都出色,侯爷想怎么着得考个进士吧?
自从他到京城长了见识,见杨敏之和郑璧这些年轻人视科举如探囊取物,便以为考进士是件容易事。
侯爷捧着这叠纸哈哈大笑,直夸自家闺女简直就是智多星转世,又问她是如何想到这么做的。
张姝抿唇一笑,红了脸庞不答话。杨敏之临行前跟她说过眉州杨氏如何教导族中子弟,家学又如何兴办。
诗书传家,可令一个家族屹立百年而不衰,断然有一定道理。张姝当时便动了心思。
自从上回他二人回河间,两人都隐约察觉张氏宗族有些不对劲。
在老家的张氏族人仗着族中出了个贵妃娘娘,从老的到小的一个个都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家里若有长得标致些的小女娘,做爹娘的就琢磨着把女孩儿们养大了就许到保定甚至京城的大户人家去做妾,全家跟着鸡犬升天。
当时张姝就有些担心,儿郎们不求上进,女娘们被视为货物,不良的风气在族中滋生,长此以往可不是什么好事。
她能发现的问题,杨敏之如何看不出来。只因他是侯府的女婿,说到底是个外人。在侯爷准备立嗣子时出手避免风险,就已经越了规矩。其余这些涉及张氏宗族内部的事务,不是朝事不是官场中事,他怎好再插手。
直到他临行前,见她未语泪先流的可怜模样,直教人心疼。心想得为她找点事做,冲淡她的思念和愁绪,忙碌之余想想他也就罢了。
耳鬓厮磨间叫她绣几件好看的小衣穿给他看,不过是情人间的调笑私语。收起顽笑真心鼓励她去做的,是请侯爷为张氏宗族创建一间学塾。
两人想到了一处。张姝正有此意,很用心的听他讲。等他走后,再抽空付诸文字。中间但凡有不明白的,就跟大姐请教。
她当时还有些顾虑,爹爹自己不曾读过书更不曾进过学堂,但也拥有了如今的声名地位,他能明白念书的好处、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吗?
没想到爹爹答应的如此爽快。
如杨敏之当时勉励她时说:“侯爷虽来自乡野,其心胸却不愧为一方豪杰。他不拘泥于男女之别,若只想立嗣子有个儿子,早些年就该立了。他表面上把你看得娇,心底实认为你不输男儿。若不是如此,又怎么会养育出如姝姝这般外柔内韧秀外慧中的女孩儿?”
他由衷的钦佩她父亲,也满怀爱意的赞美她。夸得她不好意思,只能拿吻去堵他的嘴,不让他再说下去。他的言下之意她已明白,她并不是她自己所想的那般怯弱无用。
侯爷父女既已定下来要开办族学,就紧锣密鼓的筹办起来。
河间是个小地方,没有专门的教谕,由娄县令一肩挑兼任教谕。侯爷索性请娄县令给张氏族学坐镇,县令高兴称好,说早该如此。
张姝给杨雪芝写了一封信,请赵家二姐夫帮忙在保定寻一位可靠的书塾先生。和窦夫人一起去乡下张幼郎家,说动他过来到族学念书。张幼郎又去游说同族同辈的子弟们,劝他们进学。
等万事具备书塾成立,一个月如梭如影过得飞快,中秋已至。
准备书塾的这些日子,她空暇之余就带几个族中小妹在家中一起做做女红,帮她和母亲准备成亲时的被面床褥之类的用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筠楼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腐趣阁fu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